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景点介绍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在河西走廊西段,甘肃省嘉峪关市西边五千米的山谷中,嘉峪关如同擎天巨人般傲然耸立,它巍峨雄壮,坚如磐石,与巍巍祁连山遥遥相对。峪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重要关口。嘉峪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河西走廊上的咽喉要道,有“连陲锁钥”之誉。嘉峪关与东面的山海关,中间的镇北台并称万里长城上的三大奇关,而嘉峪关最雄壮,号称“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构造规整又复杂,有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等。长城上的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态势,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军事要塞。

如今的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景点众多,如,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时间原因,我们只游览了嘉峪关关城。


关城院落里大树成荫,满目青翠,最惹眼的是成片的垂柳,郁郁青青,随风起舞。是啊,这里是关卡,也是送别之地。古人有折柳送行之礼,送柳枝,其实是希望亲人朋友留下来。这成片的老柳树,见证了多少依依惜别呢?院落的主要建筑有碑廊、关帝庙、将军府等等。碑廊建于清嘉庆十四年。碑廊门口的石碑是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时所写下的“天下雄关”四字的勒石碑,浑厚古朴。碑廊里面竖立着从明朝到清代以至当代的一些碑文,书法清秀飘逸,功力不凡。这些碑文记载了从古至今与嘉峪关有关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可歌可颂,值得铭记。


关帝庙,原称武安王庙,后改称关帝庙,建于明代中期。重新修建的关帝庙,飞檐翘臂,富丽宏伟,门头悬挂“威宣中外”的鎏金匾额。关帝庙坐北面南,主要建筑有大殿、陪殿,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等。马房里的马是赤兔马,刀房里的刀是青龙偃月刀,都是关帝关云长的心爱之物。殿内壁画绘有“三国”故事,色彩绚丽,生动形象。提起三国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威风凛凛的关帝关云长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保护神。

关帝庙正南,有座一戏楼,中间宽大的广场是举行军事庆典和民俗活动的地方。

游击将军府同样坐北朝南,为两院三厅建筑。前院是将军及文武官员办公之地,后院是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府第最早建于明朝隆庆年,前后共有十八位将军在此任职。其中,第一任将军叫芮宁,最后一位将军是清光绪八年的李正鲁。


府邸议事厅里有芮宁将军塑像,他身披铠甲,手捻胡须,神情刚毅而凝重,正在与几位文武官员议事。据记载,芮宁为人“清介端亮”,作战勇猛,身先士卒。1516年在和吐鲁番的战争中不幸中箭身亡,英勇殉国。

嘉峪关作为军事要塞,坚固、雄壮,坚不可摧;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在和平年代里又驼铃声声,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盛极一时。登上城墙远望,能与之比肩只有巍巍祁连山 。晴日里,蓝天、白云、积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西北的戈壁沙漠空旷辽远,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