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媵女、媵人、媵妾是什么意思,指什么人?

本篇笔记,我们来学习一个比较生僻的字:媵

媵的正确读音为:yìng,与硬同音。

媵是个典型的形声加会意字。

这个部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的异体字,而

又是

的异体字,也是

的简体字,

则由遣送、赠送的意思。

媵字的早期小篆写作

由表示赠送、遣送之意的

和表示女子的

两部分构成,表示赠送女子。也许因为这个字的书写比较复杂,因而古文中它的异体字比较多,如:㑞、、、、、等。

媵的本义是指随嫁的人,古代王宫一般会派女子陪伴公主出嫁他国,通常是公主的庶出姐妹或者是姑侄身份的女子,她们陪同公主嫁到别国,这些女子即被称为媵女。媵女当中最有名的当属《芈月传》中的芈月了,芈月原本是楚国公主,她与姐姐芈姝一同嫁到秦国,芈姝成为了秦国的王后,而芈月则成为了媵女。


媵也用来指称古代的姬妾或婢女。

如《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中提到:“衍娶北地任氏为妻,悍忌,不得蓄媵妾。”这句话的意思是冯衍娶了北地任氏为妻,而任氏性格悍忌,导致冯衍无法纳妾,这里的“媵”就是指姬妾。


媵也可用作动词,表示送或相送的意思。例如,《尔雅》中提到“媵,送也”,以及《楚辞·九歌·河伯》中的“鱼鳞鳞兮来媵予”,都是表达赠送或相送的情境。

媵还可以指那些社会地位较低,从事仆从工作的女性。

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媵人持汤沃灌。”这里的媵人就是指仆从,相当于现在的保姆或者服务员这类角色。


那媵女与媵人、媵妾又有什么区别呢?


媵女一般与正妻往往有血缘关系,如姐妹。媵女在夫家的地位高于一般的妾,但低于正妻。这种做法在古代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家族之间的联盟。

媵人一般指那些地位较低的随嫁女子,她们可能是正妻的丫鬟或女仆,随正妻一起到夫家,其地位通常低于媵女。

而媵妾则特指那些原本是媵女,后来成为丈夫妾室的女性。她们的地位一般高于普通妾室,因为她们原本就与正妻有某种亲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