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的危害和香烟的危害哪个大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全球共识,于是电子烟应运而生,更是被宣扬成对身体无害的“戒烟神器”。但就在前一段时间,央视315晚会突然点名电子烟,称其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及被动吸烟人群健康,同时也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并且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
那么,到底电子烟有没有危害?危害有多大?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什么是电子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虽然电子烟有很多的款式,但是一般电子烟主要由烟杆、雾化器和电池三部分组成。

简单来说,电子烟就是个小型加湿器,将液体变为蒸汽状态。而“水箱”里盛放的东西,即烟油,主要成分大多为丙二醇、丙三醇(即甘油)、尼古丁、香料等。通电之后,烟油转为气雾,再被人们吸入肺部。
电子烟的健康风险有哪些?
过半消费者误认为电子烟比普通烟健康,另有半数人认为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这些:

对比传统香烟,电子烟的确少了部分有害物质,比如焦油、一氧化碳等,但尼古丁还是存在的。
电子烟VS传统香烟 | |
丙二醇 药用级溶剂,溶解尼古丁和香精产生击喉感 | 焦油 含70多种致癌物 吸烟有害的罪魁祸首 |
丙三醇 又名甘油,药用级溶剂溶解尼古丁,产生烟雾 | 一氧化碳 导致血氧不足、胆固醇增多 加速动脉硬化 |
食用香精 多种口味的食用级香精 | 甲醛 一级致癌物 |
尼古丁 烟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 尼古丁 烟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
尼古丁本身是有毒的,可造成微循环缺血、心血管功能受影响。同时,尼古丁还有成瘾性,儿童和青少年较为敏感,更容易影响他们的大脑功能,也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过量摄入还可能会有生命风险。
另外,电子烟烟液还存在尼古丁浓度值标注不规范、误导消费者的乱象。比如此次315晚会就爆出,市场上不少烟液的实际尼古丁浓度远大于其标注浓度。

2019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消息称,电子烟加热溶液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
对比无烟的清新空气,电子烟中的二手气溶胶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40倍,PM2.5值高出6~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20%。其产生的某些金属含量,比如镍和铬,甚至比传统卷烟产生的二手烟的含量还要高。
因此,世卫组织建议所有禁烟的公共场所,应同时禁止电子烟的使用,否则公共场所禁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电子烟是否有戒烟功效?
目前尚未有科学证据证明,吸烟者使用电子烟达到了戒烟目的,也没有权威机构对电子烟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估。
尽管英格兰公共卫生署2015年的一份报告鼓励在英国使用电子烟作为尼古丁替代疗法,报告称电子烟比吸烟安全95%。
然而科学界对这份文件并非完全认同,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当年迅速发文回应,指责其背后证据极其脆弱,且有两位作者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同行评审的过程质量不够高,本应基于高质量证据进行评估的任务没有完成。

有专家分析,对大量吸烟者来说,电子烟只是减少了卷烟使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尼古丁依赖,反而使戒烟更加困难。
世卫组织也不建议以电子烟作为戒烟的辅助手段。如果想戒烟,建议使用现在的经证明有效的戒烟方法,如基于尼古丁和非尼古丁的药物疗法。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一次性戒烟法:将身边所有的烟、打火机等丢弃或交由家人保管,并告诉别人你正在戒烟。当知道你戒烟的人越多,诱惑你吸烟的机会就会减少。
♥ 循序渐进法:根据你目前的吸烟量,每天或每周减量,逐级递减,直至不再吸烟。
♥ 烟瘾转换法:很多戒烟的人士,会选择在想吸烟的时候嚼口香糖等,以控制自己想吸烟的冲动。
♥ 思想抵制法:思想抵制需要戒烟的人拥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每次想吸烟的时候,就通过自我克制抵制吸烟。
♥ 戒烟门诊法: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依然无法戒烟,可以选择到医院有专业的戒烟门诊进行治疗,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会使戒烟效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