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鉴赏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①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注]①本诗作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春。1036年秋,欧阳修受谗毁,被贬为峡州夷陵令。后友人谢伯初从许州(今河南许昌市)寄诗于他,于是诗人作此诗以酬答。西湖:许州的西湖。谢法曹:谢伯初。②糁:碎米粒。③参军:谢伯初。
“春水绿于染”与“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相似,都写春水之绿。
“天涯万里人”是说谢法曹远在万里之外;诗人于西湖上独饮,苦无知音。诗中“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这两句意谓:我在远方,也能感知到您(谢伯初)已经摆好了湖中酒席,知道您能想起我这个被贬谪到天涯的友人。这是说由于谢伯初寄诗安慰自己,因而遥想他在西湖上饮酒时,还没有忘记万里之外的友人。“天涯万里人”,是诗人自指,因被贬在边远之地的夷陵,故云。
本诗先写许州西湖暮春绿肥红瘦之景,后写夷陵早春雪消花发之景,两相对比。
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且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①这首诗是酬答友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寄诗安慰的感激;同时,通过想象友人在西湖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深挚思念。②通过对夷陵春天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写了自己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表达了因遭贬谪、睹物伤春而生的苦闷、落寞之意。③通过对自己白发的描写,诗人抒发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而漂泊天涯的感慨。主要考查理解、概括作者思想感情、处世态度的能力。从全诗情感内涵角度看,须整体感知全诗,梳理诗歌思路,概括诗歌情感内涵。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对诗友形象的勾勒,以及有感于诗友以酒相待的真挚情怀。这首诗着重表现朋友间的思念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遭受贬谪、睹物伤春的苦闷心情。
读完全诗,颇多感慨,有诗为证:
伯初寄诗峡州地,书至惊心白发题。
少年把酒勃豪气,今日漂泊伤往昔。
客居逢春见闻异,天涯万里觅知己。
湖上樽酒遥相忆,惟有东风人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