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阿斗的江山背后的故事(阿斗究竟是不是昏君?)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为昭烈皇后甘氏。 刘禅离乱之中生于新野 ,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

在位初期,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与民休息。延熙十七年(254年),以姜维督中外军事,多次率军伐魏,国力愈不支。遂渐宠信宦官黄皓,不理朝政,使之得以影响朝政。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和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40]刘禅在位早期能够选贤任能,但后期听信于宦官奸臣,成为了昏庸的统治者。而蜀汉在他的统治之下也最终走向了灭亡,使诸葛亮所期待的“汉室之隆”也终究化为泡影。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

早年经历

刘禅出生在刘备屯兵新野时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禅出生,是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

建安十六年(211年 ),刘禅被继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其为王太子。

章武元年四月丙午日(221年5月15日 ),刘备称帝,建立蜀汉。五月辛巳日(6月19日 ),刘禅被立为皇太子 。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武侯辅政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这一年,蜀汉国内叛乱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诸葛亮为稳定形势,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与孙权修好。

建兴二年(224年)春,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

建兴三年(225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从建兴六年(228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多次北伐与曹魏交战,双方互有胜败。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在渭滨病逝。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领兵互相攻打,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刘禅大赦天下,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镇守汉中。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

独掌朝政

建兴十三年(235年)正月,中军师杨仪被贬为庶民并迁住汉嘉郡。夏四月,升蒋琬为大将军。

建兴十四年(236年)四月,刘禅前往湔县登临观阪,观看汶水水流,十天后返归成都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请求投降蜀汉,刘禅派遣大将军蒋琬及张尉前往接应,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不见苻健前来,蒋琬对此非常担忧。张嶷估计说:“苻健请求归降很真诚,一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平时听说苻健的弟弟很狡诈,而且胡人不可能一起来归附,恐怕有叛变的情况,所以滞留在半路上。”几天后,苻健弟弟果然带四百户人众投奔魏国,只有苻健前来归顺,刘禅将他们全部迁往广都居住。

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刘禅立前皇后之妹张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更改年号。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皇子刘瑶为安定王。十一月,大将军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

延熙二年(239年)三月,刘禅下诏,升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

延熙三年(240年),越隽郡当地夷人作乱,刘禅派遣张嶷前往平定叛乱,并对越隽郡进行开发,打通越隽郡与成都之间的道路。

延熙五年(242年),大司马蒋琬大造舟船,准备沿汉水、沔水东下,攻取上庸等东三郡。刘禅召集朝中大臣对此事进行商议,朝议以为,水路出兵虽然容易,但若是失败不容易撤退。于是,刘禅派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汉中对蒋琬进行劝说。蒋琬与费祎、姜维商议后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以与其连结,于是又给刘禅上书。这次刘禅同意了蒋琬的看法,就派遣安南将军马忠前往汉中传圣旨,封姜维为凉州刺史,负责连结羌胡的事情。马忠回朝后,刘禅拜马忠为镇南大将军。

延熙八年(245年)八月,皇太后吴氏病逝,刘禅将皇太后合葬于先帝惠陵。

延熙十二年(249年)正月,曹魏太傅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霸被迫前来投奔蜀汉,但因为不认识蜀中道路而迷路,因为山路难行,夏侯霸下马步行走破了脚也还是找不着路。刘禅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接应。刘禅见到夏侯霸后安慰他说:“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刘禅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于是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政事。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右将军阎宇又联合一些人打算废掉姜维。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国亡投降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同年夏,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刘禅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派遣诸葛瞻领兵于涪拒敌,虽然一开始诸葛瞻击破了邓艾军的前锋,但诸葛瞻不听黄崇的劝告占据险要,最后战死绵竹。

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南中监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刘禅还是不同意。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

刘禅投降后敕令坚守剑阁的姜维向钟会军投降,而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准备借钟会之手诛杀魏将,而后复兴蜀汉,并写密信给刘禅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但因为事情泄漏,姜维及张翼等都被杀。蜀汉就此彻底灭亡。

安度余生

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

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去世,谥号思公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历史评价

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孟达:“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

张温:“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这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

司马昭:“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李密:“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陈寿:“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陆凯:“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意於奢侈,民力竭於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见虏。”

名字由来

刘禅,小名阿斗。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

太子阁

太子阁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古城西南角,坐落在刘备屯兵新野时所建“子城”之中。原建筑砖瓦结构,上下两层,占地5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为当年刘备屯兵新野之时甘夫人所居阁楼,因太子阿斗在此出生而得名。太子阁内有太子阿斗的塑像、头戴王冠、身穿龙袍、面北向南,面壁而坐,意喻“面壁思过”。阁楼内壁,有甘夫人做梦、阿斗诞生、赵云浴血救刘禅等故事绘画。太子阁于魏晋时期遭遇兵焚毁损,唐代重建,明清时期历次修葺。文化大革命期间,太子阁遭到毁坏,后来一直没修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在蜀汉彻底灭亡、刘禅和蜀中旧臣迁至洛阳后,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蜀中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见状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歇后语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