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常识 >

如何界定偷税

偷税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主观要件:

纳税人具有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目的。

客观要件:

纳税人采取了以下行为之一或几种: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

结果要件:

造成了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损害结果。

刑罚标准:

根据偷税数额的大小,可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数额较大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可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偷税与漏税不同,漏税通常是由于税务机关的过失导致纳税人少缴税款,而偷税则是纳税人故意采取上述手段逃避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