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呼吸都要拼尽全力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璐
“今天总算能好好说话了,前几天全靠呼吸机……”日前,在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53岁的患者陈先生说话时仍离不开鼻氧管。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患上慢阻肺。10年前被确诊时,他没想到这个病会这么折磨人,发病时,每一次呼吸都要拼尽全力,每一次感冒都会加重病情,住院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肺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在我们呼吸重症监护室里,有很多这样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他们每一次呼吸都离不开机器的帮助。”市中心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王斌介绍。
慢阻肺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结果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13.6%,这些患者中若同时患有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他们的病情更易反复发作,需要频繁的住院治疗,且病死率较高。因慢阻肺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进展缓慢,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为此,市中心医院组建了一支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康复科、营养科、药剂科、实验室等科室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并在医院开设了慢阻肺呼吸衰竭专病门诊,专注于诊断和治疗因慢阻肺及其引起的呼吸衰竭以及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如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等,全面推动重度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筛查、诊疗、康复、随访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门诊注重精准诊断与长期管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管理方法、规律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王斌介绍,慢阻肺发现得早,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治疗,还是可防可控的。目前从临床上来看,除了遗传,戒烟限酒、远离粉尘和二手烟,定期做肺功能检查都有利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