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匠心城建 品质沈阳】“美丽庭院”背后的城市治理新图景

在老旧社区改造中,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迎宾社区为试点,通过“美丽庭院”建设,探索出一条专业力量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的社区治理新路径。这场始于绿化的环境提升行动,正悄然改变着城市基层治理的生态格局。

社区焕新

“专家智库+社区智库”协同

5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沈河区二纬路的迎宾社区。这里曾因绿化面积有限,又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小区植物生长杂乱。在了解到沈阳建设“美丽庭院”倡议后,居民第一时间联系市城管执法局,后者也第一时间派来了团队进行改造。

据介绍,市城管执法局的技术团队以生态修复师的视角重新审视社区,运用立体绿化技术破解空间局限,引入抗逆性强的植物构建稳定生态系统,通过微地形改造实现雨水花园功能。这些专业技术的注入,让曾经杂乱的空间形成了乔灌木错落有致、地被植物层次分明的复合生态系统。

在景观重构过程中,技术团队特别注重生物多样性培育。萱草与玉簪的搭配形成自然“花”境,保留的枯木桩成为飞鸟栖息所。这种“师法自然”的营造理念,使社区绿化从单一的观赏功能转向生态服务功能,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网络中的有机节点。

不同于传统的政府包办模式,迎宾社区改造开创了“专家智库+社区智库”协同机制。园林专家带来科学规划方案,居民贡献最接地气的空间认知——哪处转角需要遮阴,哪个区域孩童活动频繁,哪些花卉能勾起年代记忆。这种双向的知识流动,催生出既符合专业标准,又充满生活智慧的改造方案。

革新模板

小微空间改造撬动基层治理创新

专业园艺师现场示范修剪技巧,社区能人分享种植经验,中学生记录植物生长日志。如今,由退休教师、家庭主妇组成的社区绿化志愿队,已成为维系庭院美景的重要力量。

迎宾社区的蜕变,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市城管执法局打造的“美丽庭院咨询师”,将专业技术服务转化为公共产品,破解了老旧社区改造的专业资源瓶颈。“一院一策”的定制化改造方案,体现了精细化治理思维,使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需求达成平衡。

更深层的改变发生在治理结构层面。项目建立“市民点单——专家把脉——共同实施”机制,重构了政府、专业机构、社区居民的三方关系。城管部门从管理者转变为资源链接者,专业技术从封闭体系走向开放共享,居民从旁观者成长为共建主体,这种治理生态的转变,为破解“政府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沈阳通过“美丽庭院”建设,更新的不仅是城市面貌,更是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种以小微空间改造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创新的探索,正在重塑城市治理的底层逻辑——将专业力量转化为公共服务资源,让市民智慧融入治理过程,使每个城市细胞都焕发自治活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于海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