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劳模精神 接力前行丨两代工匠 逐梦航空

人物名片

孟祥忠,新航集团首席技师、河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工匠等多项荣誉,2024年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郑建文,新航集团气源子系统总装分厂气源产线组班组长,曾获得航空工业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一位“60后”、一位“90后”,两代工匠,一个梦想。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来自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航集团”)的两位全国劳模孟祥忠、郑建文一同走进人民大会堂。

孟祥忠是新航集团首席技师,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此次作为特邀全国劳模代表参会。

作为一名优秀技术工人,孟祥忠在航空工业一线坚守了37年。

1988年,19岁的孟祥忠从技校毕业来到新航集团,一头扎进钳工行业,练就了一身硬本领、真功夫,入厂3年就考取技师资格证,入厂7年成为当时全厂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近年来,我国飞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型大型加油机的研制取得突破,但与燃油系统配套的航空大直径高压球阀加工技术却一度成为瓶颈。孟祥忠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破解这一难题。

正是在不断创新中练就绝技,孟祥忠一步步成为车间技术瓶颈的“终结者”。

一次,孟祥忠接到一个加工精度为0.001毫米的任务。此前集团从未加工过这样的耦合件,他一度以为是设计人员把小数点点错了。3年里,他带领团队通过3万多次试验,最终实现“小数点的跨越”。

从业以来,孟祥忠获得个人专利10项,创新成果40多项。孟祥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改善项目800余项,获得专利37项,培训员工2700余人次。他还通过言传身教带出20多名高级技师、技师级徒弟。

新航集团气源子系统总装分厂气源产线组班组长郑建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3年,郑建文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来到新航集团116厂总装分厂,成为一名装配钳工。

“我曾是孟祥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孟师傅是我成长中的领路人。”郑建文说,在孟祥忠等老师傅的感召下,他立志成为“拧螺丝也要是那个拧得最好的人”。

“幸运的是,我赶上了国家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期。”郑建文说,随着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新机型配套产品的很多技术标准、技术条件不断提升。这对一线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更多机遇。

上班间隙拉着老师傅虚心求教,业余时间“啃”专业书籍、跟着网上视频练,郑建文迅速成长为岗位骨干,并在新乡市职业技能竞赛装配钳工项目中一举夺魁。

会创新才是硬实力。郑建文带领团队在提升装试技能、改进装试工艺之路上不断前行,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首次完成新航集团某环控系统级产品研制交付,荣获河南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首次完成某高精度电控伺服控制阀装试,填补新航集团技术空白;更高精度有限转角式伺服控制阀攻关成功,完成单件30万次寿命试验考核……

近年来,他还将学习方法、技能窍门传授给更多青年职工,已有多人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