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产业发展创新活力,汕头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编者按
知识产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加速器”。2024年1月,汕头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年来,这座城市在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即日起,南方+汕头频道推出《汕头有“智”》栏目,走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最一线,触摸这座城市知识产权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
在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仅用1个工作日就帮助企业完成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在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1.4万件玩具创意产业相关专利在这里通过快速授权通道获得授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的汕头大学,正加快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创新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良好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正是产业创新的“孵化器”与价值转化的“培养基”。记者从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该局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全市构建便民利民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基础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窗通办”全类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三个“国字号”平台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把时间拨回2021年。当时,立足于加快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承接国家级职能委托,搭建国家政策制度资源支持平台,汕头积极筹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仅用10个月便完成各项筹建工作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汕头保护中心”)成为广东省第四家、粤东西北地区第一家正式运行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化工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开展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和导航运营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
2024年1月,汕头保护中心揭牌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汕头受理窗口,成为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导航运营、商标申请及知识产权咨询等业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窗口,进一步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的创新需求。同一年,这家单位还获批加挂设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汕头分中心,进一步助力推进和提升汕头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纠纷应对能力,为汕头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据介绍,截至2025年3月,汕头保护中心累计受理专利预审案件超6600件,获得授权专利超4400件,平均审查周期4.7个工作日,授权率稳定在88%以上。目前已创下发明专利24个工作日、实用新型2个工作日、外观设计1个工作日的最快授权纪录。
玩具创意特色传统产业是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一块重要拼图,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高效运转,正持续为当地的玩具创意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自汕头(玩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成立以来,快速授权通道共备案企业及申请人3298个,受理外观专利预审案件17777件,预审合格量14486件,获得授权的专利达14272件,2024年专利授权量居全国快维中心前5名。
该中心还不断深化维权援助体系建设,面向重点创新主体、重点创新领域提供专项维权援助活动,结合创新主体集聚的大型展厅、电商运营平台,开展定点签约专项服务,实现精准对接、精准维权,目前就已办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643件,调解专利纠纷案件213宗,出具《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意见》208份,电商领域专利维权援助案件694宗,转移专利投诉线索349条,协助法院诉讼立案69宗,展会维权援助105次。
在汕头本地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也得到不断完善。以汕头大学为例,该校2021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去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公布第二期第一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名单,该校入选TISC筹建机构,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获批筹建的TISC。目前,该校正聚焦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以及区域重点产业鼓足干劲,以知识产权服务助力创新主体,以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汕头是广东全省第三个“一城两中心”(即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玩具快维中心)的城市,汕头大学等本地高校也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目前,一个“国家级”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正不断健全完善,为汕头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着持续有力支撑,有效助推汕头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个一”模式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据介绍,连年来,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加快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路径,让群众用好“家门口”的“国字号”服务平台,便捷办理各项知识产权服务,降低市场创新主体各项知识产权相关活动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助力汕头加快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以局属事业单位汕头保护中心为例,该中心就探索创新了“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站保护”的“三个一”模式,为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提供更优、更快、更好的专利快速预审和商标业务等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在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汕头保护中心整合服务资源优势,优化办理事项和服务流程,设立集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及导航运营于一体,专利、商标、版权“一窗通办”等全类别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该中心商标受理窗口自2024年获批设立运行以来,就已累计为汕头全市超170家市场主体办理商标注册、续展、变更等业务593宗;开设“高企服务”专窗,帮助汕头全市超50%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400余件;开设农产品商标业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农产品商标注册、变更、续展、转让等业务。此外,该中心还梳理17项公共服务事项,编发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累计办理各类咨询服务2500余宗。
去年4月,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汕头保护中心上线启用汕头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及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窗口“线下”服务和网络“线上”办理相衔接,集成知识产权全链服务。特别地,汕头保护中心还建成“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专利数据库,收录全球专利数据,集成开发智能检索、在线预审、维权指引、咨询答疑等网上业务服务系统,为企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培训等“多元化”智慧服务,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链条“一网通办”。目前,该平台总访问量突破60万次,加速汕头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全市知识产权数字化、智能化公共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汕头保护中心建立健全了“源头保护—快速确权—协同维权”一站式服务体系,以专业化服务赋能产业升级,打造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汕头样板”。该中心结合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累计新增IPC分类号6个,洛迦诺分类号6个。经拓展调整后的IPC分类号63个,洛迦诺分类号20个,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与化工产业,新增纺织机械、瓷器、珠宝等范畴,涉及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高分子化合物制备等多个领域。
汕头保护中心还持续推动了快速协同保护“多点开花”:发布《汕头分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申请流程(试行)》及各类海外知识产权资讯,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专家库征集工作,举办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受汕头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委托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累计办理维权援助、诉前调解、电商平台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超2000宗;协同联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中心、公证服务中心……
据了解,汕头保护中心还将专利导航工作常态化,多领域、多形式开展《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宣贯,举办高价值专利布局与挖掘、专利检索分析等专题培训,围绕“三新两特一大”重点产业先后开展了4项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和11项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项目,拓展专利导航应用场景,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