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晒背2小时,67岁阿姨竟要开颅保命

67岁的王阿姨听邻居闲聊说“晒背能祛湿治病”,大中午趴在门口的空地上,晒了两个钟头。当王阿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进屋时,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送到当地医院一查,竟是动脉瘤脑出血,还形成了危险的脑疝。医生紧急做了开颅手术,清除了淤血。命是保住了,但王阿姨却一直昏迷不醒。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告诉家属,脑出血导致王阿姨的脑组织损伤严重,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使得她处于昏迷状态。由于长期卧床,她还面临着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

康复团队为王阿姨制定了个性化促醒及并发症预防康复治疗方案,全家人也在积极配合,经过治疗,王阿姨睁眼了,但眼神呆呆的,叫也没反应,手脚也不怎么动,好像整个人被“定”住了。头颅CT复查发现脑积水加重,脑脊液排不出,压住大脑,影响康复效果。

“我妈妈只能到这一步了吗?”

王阿姨的儿子

恳请医护团队再想想办法

为此,叶祥明组织了多学科讨论

开启“私人定制”

↓↓

第一步:先“通水管”。神经外科为王阿姨做了颅骨修补和脑积水引流手术,把“堵住”的问题解决了。

第二步:精准“唤醒”。手术后,康复方案更精细,不再是“大锅饭”,而是为王阿姨量身打造——

“回忆杀”唤醒记忆:家人天天在她床边放她喜欢的音乐、讲过去的故事、看过去她跳的广场舞视频。王阿姨反应越来越好。

“生活化”练自理:重点练习吃饭、上厕所、洗脸、刷牙、穿衣、走路这些生活必需技能,目标就是能自己照顾自己。

“趣味化”练认知:用各种道具和游戏,帮助王阿姨提高认知能力,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练习,让她保持思维的活跃。

慢慢地,喂饭时,王阿姨会小声说“烫……”,后来慢慢能坐、能站了!坚持康复了一段时间,王阿姨身上的惊喜越来越多:能清楚说话了,跟家人聊天没问题;能自己吃饭了,不用人喂;能从扶着走到自己走了,虽然步子慢点,但行动基本不成问题。

医生表示

高温天千万别盲目晒背

王阿姨的教训太深刻

大家一定要有所警醒

↓↓

“晒背祛百病”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高温下长时间暴晒,对老人和有高血压、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极其危险,可能引发中暑、中风等问题。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太阳最毒辣,夏季出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另外,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心慌、大量出汗或不出汗、浑身发烫等情况,赶紧移动到阴凉处,喝水、降温,情况严重马上拨打120。

综合新闻坊、浙医在线

来源: 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