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锡林河畔石榴红|锡林浩特:“非遗+”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5月21日,锡林浩特市额尔敦街道华油社区开展“千针纳锦绣 万线铸同心”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以“非遗+社区”为平台,让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融入基层,筑就文化互嵌、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活动现场,毡绣老师娜日娜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毡绣、刺绣、鲁绣的起源、核心技艺、图案寓意等,激发了现场各族群众的学习热情。

实操体验与创作环节,大家兴致勃勃地领取了基础工具包、柔软的羊毛片、精致的刺绣包、富有地方特色的鲁绣包,以及五彩斑斓的绣线。

随后,老师耐心地分步示范,从如何挑选合适的绣线,到如何穿针引线,再到各种针法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晰明了。

大家紧跟老师的步骤,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动手操作。在老师细心指导下,大家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巧手绣出一件件风格独特的作品,他们或是小心翼翼地穿针,或是在羊毛片上勾勒出精美的图案,又在刺绣包上绣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每位参与者脸上都洋溢着专注与喜悦的笑容。


参加这次非遗手工制作活动,我们亲手制作了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既丰富了我们业余生活,又学会了一门手工技艺,很高兴。


学员 李瑞英



举办这次非遗刺绣培训班,是希望搭建一个传统文化传承的平台,让更多居民了解、爱上非遗。毡绣和鲁绣都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但现在很多人对它们比较陌生。通过培训,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能让非遗在社区生根发芽,实现传承发展。后续,我们计划把学员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还会定期开展非遗活动,邀请更多传承人走进社区,深入挖掘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将传统文化与社会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文化体验活动、非遗技艺培训等形式,让居民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非遗项目,激活非遗活力,为民族团结赋能添彩。

锡林浩特市额尔敦街道华油社区

党委书记 刘敬东

记者:张彩虹 梁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