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护黄河安澜 保长城永固——山西省举办“4+3”系列特色活动打造“长城黄河国家安全文化带”

图为“国家安全骑行队”合影。本报通讯员摄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山西省创新推出“长城黄河国家安全文化带”主题宣教活动。活动以省内4个长城关隘和3个黄河景区为依托,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与地域特色、红色资源深度融合,串点成线,构建起贯穿三晋大地的“实景国家安全课堂”。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宣讲和跨界融合展示,吸引近10万游客及群众参与,推动国家安全知识“入景、入心、入行”。

4月10日,一支身着红色马甲的骑行队伍,奔驰在老牛湾景区的生态骑路线上,红色的队伍如同一道流动的线条,在刚发芽的绿树间穿梭,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这是今年该景区创新打造的一支“国家安全骑行队”,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景区联合偏关县委,组织骑行爱好者重走沿黄生态骑路线。参与者途经生态安全打卡点,在观景中学习国家安全法、黄河保护法相关知识。据活动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活动开展以来,骑手们累计骑行里程万余公里。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4月9日,在壶口瀑布奔腾的怒涛中,各界代表、青年学生、文艺团体及游客,共同唱响了国家安全最强音——《黄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与咆哮的水声共鸣,响彻天际,气势恢宏。据介绍,本次活动以“黄河大合唱·共筑国家安全屏障”为主题。现场除了同唱国家安全经典歌曲外,还穿插了《黄河母亲·安全颂》等学生自主撰写的诗歌朗诵,通过历史与现代的对话,阐释生态安全、文化安全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

在“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古镇里,古朴的街道两旁各式店铺鳞次栉比,青石铺就的明清老街仿佛向游客诉说着往日的繁华。4月6日,一场场歌颂晋商精神的歌舞演出,生动追溯了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的历史渊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里诞生了许多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文化作品,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遗产,以更加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越来越多人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说,黄河孕育出的家国观念、商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用心守护。

黄河是华夏儿女的根,长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魂。4月8日,在“中华第一关”代县雁门关的点将台上,一场气势磅礴的杨门大鼓表演拉开了国家安全主题展演的帷幕。鼓手们身着传统服饰,以铿锵有力的鼓点演绎《山河无恙》《戍边魂》等经典曲目。鼓阵变幻间,古代将士守卫边关的历史被生动重现。游客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沉浸式地聆听了一场国家安全宣教展演,感悟到了中华儿女绵延千年的家国情怀。

“孩子们不仅是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者,更是守护钢铁长城的后继人。”参加活动的老师动情地说。4月7日,在娘子关长城烽火台前,一群身系红领巾、手持锣鼓的孩子,生动地演唱着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童谣。老师介绍,这首童谣是由三年级师生结合娘子关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国家安全知识集体创作的。当天,学校还组织了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感悟,旨在通过“童言童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家庭和社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0多年前,八路军战士在平型关用钢铁般的意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如今,这种精神已化为爱国主义的丰碑巍然屹立。4月3日,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广场上,数千名青年学生发起传承隐蔽战线红色基因签名活动。大家在百米长的“国家安全·青春挺膺”画布上签名宣誓,学生代表领诵《国家安全青春宣言》,国家安全宣讲员以“坚定文化自信捍卫国家安全”为题向同学们讲授了国家安全课。热烈的氛围下,同学们肩扛签名画布登上平型关长城。主办方表示,隐蔽战线红色资源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4月11日杀虎口也举办了相关宣传活动。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国家安全宣教活动让总体国家安全观“飞”入寻常百姓家。未来,山西省将紧扣党的二十大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文旅资源与国家安全宣教融合,将大安全理念深植人心,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打造常态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阵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夯实安全根基。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