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的“免陪照护”,请稳稳走下去

3月24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印发《呼和浩特市“免陪照护”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建立相关服务规范、运行和保障机制,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共同组成的护理从业人员队伍。这是呼和浩特市医疗系统“免陪照护”工作打响的第一枪,也是给处在“上有老下有小”阶段的中年人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紧跟北京,呼和浩特市可以的!”当笔者把上面这条新闻链接发给远在温州的妹妹后,她由衷地发出感叹。今年1月,我们的父亲在北京经历了一次历时6小时的开胸手术,大病就医,受苦的是病人,受累的是家人。术前术后的照顾既需要耐心又需要专业,当时感受到北京医院“免陪照护”便利的我们更是感慨:什么时候呼和浩特市能有这样的服务?毕竟每个家庭不只有一位老人……谁知没过多久,愿望成真,竟然还如此迅速。
既然是试点,那必须要试在关键点位上。按照呼和浩特市“免陪照护”试点方案要求:试点病房要优先选择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对“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的病区开展试点,以ICU、骨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等病房为主。在试点的科室开展“免陪照护”服务,一方面可以更加迅速地整合经验,完善服务质量、服务规范,另一方面也是瞄准重点群体需求、解决重点人群难题的有效做法。
“免陪照护”服务既是一项为民政策,更是一个广阔市场。国家医保局表示,现阶段“免陪照护”服务仅适用于特级、Ⅰ级护理患者,且暂不纳入医保。但是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总诊疗人数84.21亿人次,到2024年这一人数已经达到101.1亿人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加,“免陪照护”服务事实上已经拥有较大市场,必将成为未来医疗服务甚至养老服务的关键一环。
“免陪照护”服务的完善,将为呼和浩特市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围绕打造区域教育医疗中心不断寻求突破,目前已经构建了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3个、专科联盟5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全市71家医疗机构,5个旗县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远程协作网上联自治区三级医院、下通县乡医院和中心卫生院,极大提升了全市医疗诊治水平。如果说以上的体系建设是呼和浩特市区域医疗中心的框架,那么以“免陪照护”服务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将是充实这一框架的软实力。
“免陪照护”服务,是群众所需、所求。据了解,自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新设“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引导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性、技术性护理服务以来,各地相继出台“免陪照护”价格指南或试点方案。2025年2月25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2025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试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呼和浩特市紧随形势出台方案,要求从今年4月开始,驻呼三级公立医院全部设立“免陪照护”试点病房;到2025年底,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设立“免陪照护”试点病房,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到2026年底,医疗护理员进一步职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护理服务水平与医院、患者需求相匹配,住院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呼和浩特市“免陪照护”,请稳稳走下去,变成人们期待的样子!
丨来源:青橙融媒(高宏鑫)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