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非遗馆科技赋能解码脸谱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中的五色分别代表什么?3D打印机是如何实现立体打印的?如何在立体面上绘画?……在南京秦淮非遗馆最新上线的“五色识人·科技传韵”3D脸谱非遗创新工坊课程中,这些问题将被一一解答。

“以3D曲面解码脸谱密码,用丙烯复刻千年象征美学。”这个夏日,秦淮非遗馆即将上演一场融合非遗与科技的创意体验“好戏”。
据秦淮非遗馆副馆长刘委介绍,该课程精心设置了“脸谱密码破译”“3D打印科技赋能”“丙烯曲面绘画挑战”三个板块,完整展现科技赋能下戏曲脸谱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据介绍,在“脸谱密码破译”环节中,专业老师将带领大家快速记忆中国戏曲脸谱的五色象征:红代表忠勇,黑象征刚正,白寓意奸诈,蓝体现桀骜,金则代表神妖。同时,还会详细讲解纹样玄机,如眉眼的“蝴蝶纹”象征智慧灵动,额心的“蝠形纹”寓意福泽吉祥,并以张飞燕颔纹变形为例进行示范,让参与者提前对脸谱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3D打印科技赋能”环节则为课程增添别样的科技魅力。现场将介绍3D打印技术,参与者通过建模透明舱,亲眼观看脸谱从数字建模到分层堆叠成型的全过程,感受科技与非遗的完美融合,感受科技时代的神奇与便捷。在“丙烯曲面绘画挑战”环节,老师将现场示范“悬腕随形法”,教导大家如何在凹凸的3D脸模表面绘画,并通过勾勒定位线,运用“深色打底,浅色提亮”的丙烯叠色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在经历一场传统与科技交融的趣味体验后,学员们也将化身“小小讲解员”,向大家解读自己作品中所运用的文化符号和色彩用意。课程结束,每一位参与者还将获得非遗课程参与证书。
“‘五色识人·科技传韵’3D脸谱非遗创新工坊课程,将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非遗脸谱的创作过程,在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中,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场创新课程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刘委说。
据悉,该课程将于8月2日正式开课,课程时长90分钟,为秦淮非遗馆首推“非遗+科技”创新课程。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